言情小说网 > 退圈后我上了清华 > 第22章 第22章

第22章 第22章


正式来一中之前,老班晖哥专门就她是明星的身份和她聊过,在学校里尽量淡化明星身份,免得同学们蜂拥而至,心浮气躁。

        关于这点,她自然毫无异议。

        她是来学校学习的,又不是广受追捧的,也希望能越低调越好。只是吧,面对这么有趣的小姑娘,她也不忍心拒绝。

        于是,许亦繁只悄摸给她签了个名,生怕别人知道似的。这事儿做完,她心还砰砰跳,骑上电动车时被凉风一吹,才算缓过劲儿,不觉哑然失笑。

        她这是成绩没长多少,心理倒小了不少。

        一路去方老师那里,今天上色彩课。方老师知晓她五一前月考,顺嘴问了句成绩,听到她总分383时点点头,倒是觉得还蛮满意,送了她五个字——有提升空间。

        色彩课上了三个小时,出来的时候腰酸背痛。尤其是腰椎部分,疼得不剧烈,却叫人忽视不得,就好像里头嵌入了一个小钉子一样,一点点扎着疼。

        回去路上,她骑车都不敢塌背弯腰,回到家随口垫了肚子,刚停下筷子,约好的地理老师就上门了。

        本来,她想着老师年龄大,让老师上门来给她讲课来回奔波不合适。老师却毫不犹豫拒绝了:“高三生的时间宝贵得很,禁不起这样浪费。”

        五一时,课程是试讲。老师主要摸摸她的底,再做好学习规划。今天就是按照规划开始的第一课,可以说是从头学起。许亦繁听得很认真,老师也结合她擅长的点来进行引导。

        上完课,老师得知她这回地理只有二十多分,眼角抽了抽,随后心情气和问她情况,许亦繁有点不好意思,但也没隐瞒,一一说了。

        听完,老师反倒没了初听时的那种无奈感:“没事,下回月考应该没这么低了。按照我们的进度,你都能好好把握的话,大概上四十多分没问题。”

        他也不愿话说太满,只能说他尽到一个老师的力,至于学生能做到几分,还得是靠他们自己。

        许亦繁估计了下老师说的,又想想月考考的知识点,心里也有点底儿了。送走老师,她回屋继续整理今天的地理点,并结合课本摸排。

        老师说了:要想基础打得稳,课本是首要的,决不能忽视。

        把今天讲的吃透,又拿出来那份只有二十多分的地理试卷。对了下今天讲的知识点,她想,下一回考试起码有六分题是必会的。

        现在距离下次考试还有一个月,这回连蒙带猜的二十六,应该能变成四十多吧?

        不着急,慢慢来。

        深吸一口气,她又继续做数学题。

        数学这回只有七十多分,她其实一开始有点失望,后来回忆了下数学的知识点,以及她当时在考场上的情况,又拿出一张试卷,划做她目前会的题目。一张做下来,数学能拿七十分很不错了,基本上没有什么错题。

        看来,她下回得第一时间学会把握和估分,不然一看成绩就失落,这种习惯可不好。

        经历了第一次月考,也考校了月余的学习成果。许亦繁已经渐渐融入这种不疾不徐且沉静的校园生活。

        按部就班,慢慢进步。

        同时,因为小组作业和前后排的同学也熟悉起来,大家都是很好的人,偶尔交流学习。

        偶尔她数学问题拿不准的,问张乾,张乾拿不好他们就一起去问李桥。张乾偏科挺严重,只有数学一门好,语文外语很拉胯,他数学往往能排班里第一,可因为文科成绩太拉胯,总成绩很差劲。

        有一次,许亦繁不禁问:“你怎么没选理科啊?”

        很明显,张乾就是理科苗子。

        他选文科着实痛苦得很。

        张乾无所谓耸耸肩,道:“喜欢呗。”

        这个话有多少真心不得而知,许亦繁没再多说。大家都有各自的人生,也都为自己做的决定而负责,这是他们在年少学到的第一节社会课。

        她以为,张乾会继续文科痛苦的学习。

        万万想不到,某天下午,宋蔚叫住她:“你真觉得乾哥学理科好?”

        许亦繁:“这个话问得有问题。不是我觉得,而是他很明显的理科思维。不过,这种还是看他自己吧,文科也挺好的,再说现在都马上高三了,也怕来不及。”

        宋蔚抿嘴,微微垂着眼睑,遮住眼底的情绪,叫人看不清他在想什么。

        过了许久,他才道:“对乾哥来说,来得及。”

        乾哥为什么学文科,他知道。

        乾哥讲什么哥们义气,他也懂。但前途这种事,他不想乾哥拿自己的未来的开玩笑,也不想将来的他会后悔年少的选择。

        这回谈话的第二天,张乾转回了原来的理科班,震惊了两个班级。

        大家在课余时间讨论起来,无一不震惊张乾的选择。甚至很多人没说出口的是,他们觉得张乾疯了!

        马上高三了,他却文转理。

        理科不像文科那样,很多时候记住了没用,而是要会计算、会运用。反正他们见过学了一年理转文的,没见过学了一年文转理的。听说理科那边都要学完了吧?

        想是这样想,五班的人在乾哥转班那天,还是给他在晚自习的时候准备了一场小型的欢送会,预祝他前程似锦,打趣他去了就不要再回来了。

        张乾领会大家的好意,黑黑的脸庞爽朗笑着:“回是肯定会回来的,五班还会不让我进?不过嘛,高考嘛大家肯定是分不到一起了。”

        他这样一说,大家就心里稍微有谱了。

        起码,他这波不是无脑操作,定是深思熟虑。

        许亦繁也发现,准备去学理科的张乾,似乎比待在文科班里更快乐。

        她看了眼在后头懒洋洋趴在桌上的宋蔚,心想或许这一波张乾转科跟宋蔚有关。她原以为,他们之间可能是塑料友谊,看来是她想岔了。

        也不知,他和张乾说了什么。

        张乾走后的影响,许亦繁最先感觉出来:她找不到人问数学题了。确切说,她习惯了问张乾。

        有好几次,她转头要找张乾,身体转了一半,才反应过来后面那个人已经不在五班了。

        次数多了,连趴着的宋蔚都有察觉,懒懒撑起头,调侃她:“你要真找不到人问,问我也行。”

        许亦繁白他一眼,看不惯他这种吊儿郎当的样子,故意道:“问你这个数学考二十的?”

        宋蔚:“……”

        -

        学习的日子,平静和缓。每一天都努力,也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许亦繁一天更似一天平静。

        她刚开始学习之前,还会患得患失成绩,也会为没取得好分数而羞愧黯然。随着她的进度一点点追上来,一步步稳扎稳打,她前所未有地感觉到内心充盈着一股力量。

        这种内心的变化,在作文和画作上表现得更明显。

        艺术往往如此,受创作者心情和情绪影响,也会表现创作者的心态。

        简单的笔触,细枝末节的勾画,谋篇布局间的勾勒,展示技巧的同时也在表达情绪和状态,一整个比以往更为从容笃定,消解了初期的慌乱与紧张。

        方形圆最先发现许亦繁的变化,也更为满意。

        不愧是她当年从小看大的孩子,气人的时候真气人,可天赋本就羡人,说努力就毫不含糊,这样的人无论在哪个领域、在什么年龄,都能发光发热。

        语文老师是第二个发现许亦繁变化的。

        五月份的月考,年级组组长夸赞的学生作文就出自许亦繁之手。

        语文教研组办公室听说都很惊讶:原来是那个女明星啊,学了两个月,语文作文就在文科组,或者说全年级出类拔萃了?

        有的年轻老师不禁感慨:“这该不会是学霸文里的女主重生吧?说退圈就退圈,说上学就上学,成绩跟做火箭似的。就跟前段时间冬奥会一样,我退出娱乐圈后成了奥运会冠军,一模一样啊。”

        这个笑话,是语文老师回班里讲的。

        大家一笑置之,却也佩服许亦繁的变化。

        难不成真是学霸重生文?

        关系好的,有人下课打趣她,她也笑着回:“是啊是啊,不然我怎么有这么好运气。”

        但谁都没当真。

        她的努力,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她的认真亦如是,一如她曾经在娱乐圈一样。

        这样的人,调侃她是靠了什么便利才有如今进步,是对努力最大的辜负。

        因为语文作文的突飞猛进,许亦繁这回的月考成绩直接上了一百分,有109分。数学成绩也马上迈入三位数,考了99。英语的话,也少有进步,考了103分。文综的话,进步也不小,地理、历史有了进步,分数达到了上了一百六十分,排名前进了十几名,班里第二十九,这个成绩超越了同桌董枝。

        “繁姐,你进步太快了吧?!下一次我估计都追不上你了!”

        “你这回也进步了,下回我们一起加油。”

        许亦繁也把董枝的努力看在眼里,对方现在会常常问她一些学习方法的事,也不怕她误人子弟,她也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因此这次月考取得了一些进步。

        “繁姐,得亏有你,我没想到我能进步。”

        董枝亲昵地抱着许亦繁胳膊,脑袋窝在她臂弯呜呜嗷,李桥过来看得眼酸,啧了声道:“你们俩这同桌,我真羡慕。要不,我搬来和你们同桌吧?”

        董枝立刻感觉到深深危机感,抱住许亦繁,仰着脸看李桥:“不许和我抢繁姐。”

        “不抢不抢。”

        李桥说是这么说,谁知道这回老班在月考后真调整座位。这回讲求自愿结合原则,于是乎,董枝、许亦繁和李桥,成了三人同桌。

        董枝差点哭出声来。

        李桥看得不乐意,笑着伸手指点点她:“别人想和我坐同桌我还不乐意,就你嫌弃我。下回,你别看我笔记了。”

        董枝惊得坐起:“你要借我笔记?”

        李桥傲娇:“现在不借了。”

        董枝求饶,不断说好话。许亦繁坐在中间,看她俩隔着她你一句我一句,好不热闹,无奈揉揉额角,问:“要不我坐边上吧?”

        董枝、李桥:“想得美!”

        许亦繁:“……”

        换过座位后,进入六月的学习。天气日渐炎热,班里空调敞开,奈何人多,空气不流通,而且开空调的话窗户紧闭,班上一进去就一股味儿,熏得老班好几次一进班,就让他们把窗户打开。

        六月一到,今年的高三生即将走上战场。他们作为预备役,也即将搬往高三那栋楼。而在搬楼之前,也就是高三期末摸底分班考之前,面临着会考。

        按照h省高考规定,即使是社会考生,也要有会考成绩才能参加高考。这就意味着,许亦繁也得参加会考,且会考的九门得及格,方才有资格参加。

        九门,包含物化生。

        许亦繁:………………感觉到了任务艰巨。

        会考在六月底,差不多还有二十多天。

        她要在短时间内提高物化生的实力,并通过会考才行。

        时间紧,任务重。

        所以,她又一次调整了作息:晚上十二点睡觉,早上四点半起来。满打满算,一天睡四个半小时,中间午休半个小时。

        除了睡觉吃饭,她基本上一坐坐一天,其他科目暂且放了放,二十天全用来突击物化生,甚至找了家教来帮她带重点,以提高学习效率。

        因为她不住校,班上同学哪里知道她这个作息,也不知她如此拼。

        只有李桥和董枝两个同桌看她眼底的黑青越来越重,怎么也消不下去。加上她时常腰痛得难受,脸色偶尔也很不好看。

        只谁也想不到,距离会考还有一星期的时候,许亦繁在早上醒来,她发现自己起不来了。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99115178/57178918.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