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清穿之咸鱼良妾 > 第127章 随心所欲

第127章 随心所欲


云舒瑶进行了反思,  说她有没有心什么的,她是不承认的,只是她这些年日子好过了,  越来越随心所欲了是真的。

在一开始进林府的时候,  她还是挺有职业素养的,刚进一个陌生的环境,  当然要敬业一点,这时候表现很重要,  会影响她在上级眼中的印象和薪资,  所以她对直属上司贾敏表现尊敬,  林如海老太太那里都会在节假日送上礼物,说些好话维持感情,她那也不是为了升职,  纯粹是为了日子好过一些,为了薪资,  后面她日子真的好过了。

直属上司贾敏去世了,  儿子一天天长大,林如海又没有第二个儿子活下来,她这个时候地位已经稳了,不用怎么表现了,  只要她没犯错,  基本不会产生什么变故。

她再怎么表现,  也升不了职,  待遇也不会降低,  这个时候已经相当于拥有了公司一部分的股权,  可以拿分红,  那么当一条摸鱼的老油条不好吗?

她只用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不想跟同事有什么纠葛就不跟同事交际,这会影响她的分红吗?

不会。所以她就随心所欲了。

……这样的话,从她不想产生过多交集的同事角度来看确实容易以为她没有心。

云舒瑶反思了一下,知道了原因,但她并没有改的意思。

就算是嫁进来的正妻,跟婆家也很难处成相亲相爱一家人,现在这样就很好。

*

瑛玉知道姨娘身子不好了,迫不及待的想要回来,但她不是说回去就能出门的。

做了人儿媳妇,回娘家就变成了一件难事。

有些迂腐的,除了父母白事,几乎就没有了回去的机会。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句话流传广泛,不是没有原由的。

瑛玉和达春一块儿回来,先去见了老太太。听了祖母的话,瑛玉的眼眶顿时就红了,站起身,摇摇欲坠,达春叹息一声,扶着她离开了院子,去看梅姨娘。

今日梅姨娘知道女儿回来,让人好好的给自己梳洗上妆,看上去更有气色一些。

看到他们来了,梅姨娘很是欢喜,唠唠叨叨的说了许多话,瑛玉强忍住了悲伤,耐心听着,也接过了她给她的几个箱子,这就是姨娘留给她的念想了。

她一辈子都不会动用里面的东西的!

直到姨娘没有力气说话,昏昏沉沉睡去,瑛玉又守在她床前看了她许久。

她看着病床上的姨娘,精神恍惚……姨娘她这样看上去很小、很脆弱,好像下一刻就要消失了。

她不明白。

刚刚姨娘跟她说,对不起。

为什么要跟她说对不起?

她说后悔了,让她好好过自己的日子,无愧于心,日后才不会也后悔。

问她后悔什么,她又什么都不肯说。

离开院子的时候,瑛玉回头看了一眼,姨娘……一个字都没有提起梅家。

之前她隔一段时间就让她有机会多关照梅家,多照顾她舅舅他们的,发生了什么吗?

瑛玉怀抱着不解,来到了云姨娘这里。

她是来认错的。

“我姨娘她曾经说了一些不好的话……我是来代她认错的,云姨娘,对不住,多谢你不曾跟她计较。”瑛玉猜测这就是姨娘所说的后悔、对不起的人选。

姨娘在后宅中接触的人就这么多,她对梅家之前是一直惦记着的,应该不会对不起梅家,那就是云姨娘和楚姨娘了,她是知道的,自己姨娘那张嘴,有的时候真的是……劝了她也不听,让她很无奈。

云舒瑶有些讶异:“她说的?”

瑛玉:“是。”

云舒瑶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云舒瑶没有说什么原谅她、不介意之类的话。

瑛玉也没想着要云姨娘开口说原谅,她有些羞愧:“我也要去楚姨娘那里跟她说一句对不起。”

云舒瑶点点头,“你等等。”她把之前梅姨娘送给她的盒子递给她。

没什么分量,里面的应该是银票,云舒瑶也不知道里面有多少,没有打开看过:“你姨娘的,拿回去吧。”

瑛玉看着这个小盒子,呆了一呆,随即摇头:“云姨娘,你收下,这是我姨娘的赔罪,哪有拿回来的道理。”她更坚定了,那句对不起是姨娘对云姨娘她们说的。

姨娘或许受限于眼界没有教育她太多东西,但她爱护自己的那颗心,是没有变过的,亲母女之间,哪里来的对不起?

怕她再推回来,瑛玉直接就走了,“云姨娘,我现在去楚姨娘那里了。”

云舒瑶只好先把盒子放下,过后再给她也行。

对不起吗?这是临终反思?

云舒瑶看向梅姨娘院子的方向,没忍住叹了一口气,她觉得,这话是梅姨娘对瑛玉说的可能性更大些。

若是跟自己说的,之前就会说了。

没多久,梅姨娘就熬不住了,自吐血之后,活了四十三日,这还是周大夫尽心维持的结果。

她的去世大家都心中有数,只是瑛玉还是大受打击。

她虽然已经预料到了这个场面,但等这一幕真的发生了,她还是受不住,躺在床上大病一场久久不见好转,让达春着急的在床前转圈:“你上心,你怎么就忘了我,你这样,我也会伤心!”


瑛玉不答,只埋头到他怀里,大哭一场。

瑛玉在这里难过,在兴台府的高姨娘在知道女儿逝世的消息后,呆坐在凳子上看着北方良久,眼泪慢慢的流了出来,“我的蕊雪啊,我的女儿……我连你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林家那般家大业大都没保住女儿这条命,女儿啊,你怎么让我白发人送黑发人?!

高氏痛哭了一场,理智才慢慢回笼,心里知道不妙,暗暗下定决心,日后外孙女那边一定不能疏远了。

瑛玉本就与自己、与梅家隔了一层,想要梅家日后还能去京城发展,瑛玉这条关系是不能断的。

日后等林老太太和林大人去了,想必也不会再拘着梅家不让去京城了,到那时候……

不管有人悲伤还是欢喜,日子仍在一天天流逝,远在西北某地的琛玉这个时候正在地头田间,查看粮食的生长情况。

他是县令。

一个贫苦地方的县令。

来到了这里之后,有消息灵通的人知道了他的家世,没多久大家都知道了。

他们都默认为他来这里没多久就会高升离开,所以这里的地头蛇没有怎么为难他,他想做什么也不会刻意为难,深刻体验了一下什么是朝中有人好做官。

但就算手下这些人没跟他争权,琛玉一开始如果不是有经验丰富的师爷帮他理顺,他也会手忙脚乱。

在官场上来看,县令官职不大,但是对这一县之地来说,就是他们的天!这些百姓的吃饱穿暖,生老病死都跟他息息相关。

理顺了之后,琛玉就做了一个勤勉的上官,带着手下的县丞等人经常跑来跑去,乡下也没少去。

在种地这方面,他不是经年的老农,却也能说得上经验丰富,每年他都扛过锄头,拿过镰刀,不是那种纸上谈兵的人,看他对农事说的头头是道,那些地头蛇也不敢随意搪塞他。

看着时节,琛玉把姨娘给他的那些种子种了下去。

因为姨娘的态度,琛玉很慎重,相关的人手也是刻意选拔过的,还在旁边开了一些田地当做对照组。

他刚拿到种子的时候就发现了,从卖相上来说这些不同的种子不愧是姨娘精挑细选出来的,颗粒都很饱满,但要说有什么让人惊艳的表现,琛玉还是不相信的。

选择良种有不少人在做,就是普通乡间的老农也是一直在做的,每一次的播种,都用最好的做种子,一代又一代,这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看到一个让人欣喜的结果。

不信归不信,琛玉还是很上心的,等到这些种子长出来之后,琛玉来对比了,之后发现跟对照组有不小的差异。

对照组的田里大都是整齐的,而姨娘给他的这些种子,这一片高,那一片地,这一片粗壮,那一片纤细,看上去就不齐整,但确实有些看上去很好。

等到成熟了,有些小麦十分表现的优异,数量多,颗粒饱满,有香气,简直可以当做祥瑞敬献给皇上了。

琛玉十分震惊。

这就是姨娘这些年辛苦的成果?这么厉害的种子已经培育出来了?

但再看看旁边,琛玉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又冷静了。

旁边那一小片稀稀疏疏的,比下等田里的收成还差。

但这用的却是同一个袋子里的种子。

琛玉怀疑起来,是不是路上不小心跟别的袋子里的种子混淆了?

不然怎么差异这么大?

差异大的不是只有这一处,这个小庄子的田地不多,伺候的人却是废了老多功夫了,就是因为这不同的表现,不精耕细作绝对伺候不来。

庄头有些战战兢兢的站在县令大人的旁边,说别的都是磕磕绊绊,但一说到地里的这些东西,他就滔滔不绝起来。

这块地长的好是用了什么施肥的,那块地绝收是因为被虫子吃光的,那边的地一旱就焉了的……

琛玉都记了下来,然后去村子里看百姓的收成,对比一下,然后把税收的事也一块儿督促了,跟着他跑来跑去的县丞和衙役都瘦了一圈,黑了一圈,心里十分无力。

如果不是县令大人的吃穿用度和谈吐不是寒门可以供养的起的,他们真的怀疑他的出身。

他怎么这么喜欢往乡下跑?

而且他不仅跑,还喜欢跟百姓说话,说家里的收成,说家里的孩子上学情况,说税收徭役……之前这里还能做些手脚润润手,现在基本没了,大家不敢再插手了,县令大人是真的会发现的,被他发现了,那就要被罚了。

在这地方本来就没有什么外快,现在好了,外快的途径又少了一个,如果不是大人想办法引了不少商人归来中转,他们日子可能都要过不下去了。

琛玉才不会管他们心里怎么腹诽。

怕苦怕累?他一个县令都要经常跑乡下防止出现意外,晒黑了几层,

想都别想,都给我动起来!

至于之前的那点手脚,只要不过分,琛玉也就睁只眼闭只眼,水至清则无鱼,若是强求天下都是清明,琛玉觉得比登天都难,他不会那样苛刻自己。

而且说到底,还是这里太穷了。

不仅是百姓穷,这里的官府也穷,穷到有个什么意外,连衙役的月银都发不起,现在开了商路,来往的商人多了,税收也多了,才缓了口气,琛玉相信这里会越来越好的,若是那一小片丰收的小麦明年还能继续这样,那这小地方或许还有名扬天下的机会……

云舒瑶收到了儿子的信,说了那些种子的收成,还主动说了下一年会继续种下去,云舒瑶欣慰的点点头,看来是引起他兴趣了。

对这个结果她不意外,那些种子就是她送出去的。

这也是充实“证据链”的一环。

好东西,总是来之不易的。最近弹窗厉害,可点击下载,避免弹窗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83888105/5745534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