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君子怀璧 > 第68章 激变

第68章 激变


当神武军副将周正带着侍卫踢开太极殿的大门时,曹氏忽然不再挣扎,而是疯狂大笑。

        太后怒道:“周正,将她缢死。”

        周正一动不动,曹氏止住笑,喊道:“周正,你还愣着干什么?”

        “是,娘娘。”

        说罢手一挥,四五名侍卫冲上去将太后围成一圈,而几个拿着白绫准备缢死曹氏的太监则直接被砍杀在地。

        太后脸色吓得苍白,身子发颤,任芳从侍卫包围圈里挤过去将她扶住,她手抖着指向曹氏,又指向周正,道:“你,你们,你们这是要造反吗?”

        曹氏扯着脖子上的白绫一步步走到太后面前,哼哼冷笑,道:“太后,要造反的人是您吧?陛下驾崩您封锁消息是要做什么?陛下可是说了,请您扶持于儿,您不想让他登基吗?”

        曹氏说着脸色一变,朝太后大吼道:“你想让谁登基?你看清楚了,你儿子已经死了,现在我的儿子才是皇帝,你想杀我?哈哈,哈哈哈。”

        说完一转身,向殿内众人下令道:“陛下驾崩,理应太子继位。周正,去东宫接太子殿下来主持大局,孙敏,召集百官明日进宫。”

        周正和孙敏出去后,过了半晌,梁鸿于急匆匆赶到太极殿,一进殿先是愣怔了片刻,随后踉跄着冲到梁肃引的床前放声痛哭。

        他哭得撕心裂肺、意真情切,勾得太后、任芳和底下一些太医们又止不住流泪,梁肃引生前重情重性,虽然近些年疏于政务,又于立储之事一意孤行,朝野上下被曹家、荣王、崔家等各方势力弄得乌烟瘴气,但他对底下大臣们终究可算宽厚仁慈,少有苛政酷刑,如今落得如此下场,众人心中难免生出些悲伤怜悯之情。

        曹氏见梁鸿于哭了许久,心知自己儿子是个重情之人,若是任由他纵情任性下去,于她苦心筹谋的大事有碍,于是走上前去将他扶起,道:“于儿,你父皇驾崩,你不可一味悲伤,朝中上下还指望你来主持大局,你要振作起来,尽快登基继位,如此方不辜负他对你的厚望。”

        梁鸿于抽抽噎噎终于止住了哭声,问道:“父皇怎么,怎么会突然就……”

        曹氏叹了口气,安慰道:“你父皇上次病了后身体一直就不大好,只是没想到突然又发了病。”

        梁鸿于此时才看清她衣裳不整,鬓发凌乱,手臂上还胡乱缠着一根白绫,身后躺着四个被杀的太监,大吃一惊,道:“这,这是为何?”

        曹氏未及回答,太后已经接过话去,“陛下舍不得曹氏,临死之前下令曹氏殉葬,曹氏不仅不从,甚至勾连神武军意图谋反。”

        梁鸿于回头一看,又是一惊,连忙推开两名侍卫挤进去跪在太后面前,道:“皇祖母恕罪,皇孙来迟,让您受惊了。”

        说罢又朝身后的侍卫吼道:“你们还不退下?”

        几个侍卫互相张望了一眼,稍微后退了一步,却并不散开。

        太后冷冷一笑。

        梁鸿于站起身来,走到曹氏面前,问道:“母亲,这是何意?”

        曹氏扫了他一眼,朝周正喊道:“夜深了,请太后回寿仁宫,没有本宫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进出寿仁宫。”

        说着转头看着太后,道:“太后娘娘,您就安心在寿仁宫里吃斋念佛,朝中之事就不劳您挂心。”

        周正一声令下,侍卫们又一步步往中间围过去。太后轻叹了一声,很显然此时整个皇宫都在曹氏和神武军的控制之下,若执意反抗不过徒伤自己的性命,于是也不再做挣扎,拂袖往寿仁宫中去了。

        眼看着太后在一群侍卫的簇拥之下出了太极殿,梁鸿于大概想明白了方才在这殿中发生过什么,不由地浑身战栗,缓缓走到曹氏面前,双眼哀切,道:“父皇的死,究竟是怎么回事?”

        曹氏睁着一双吊梢眼,狠狠地瞪着他,道:“神武军,将他们都带下去。”

        一群侍卫列队跑进大殿,将跪在地上的太医、太监和宫女们全都带了下去,片刻功夫,殿内就只剩下曹氏和梁鸿于两人。

        “啪!”

        一声清脆的耳光声在殿内响起,梁鸿于的脸猛地往左一偏,右颊迅速涨红。他伸手摸着自己火辣辣的右颊,抬头盯着曹氏,眼中又是震惊,又是不解。

        “你父皇死于突发急病,临死前留下遗诏,令我扶持你登基继位,太后却下令让我殉葬,封锁消息,不欲布告天下陛下已驾崩,这中间缘由是什么,你想过没有?”

        梁鸿于垂下眼帘,不敢再去看她的眼神。

        “神武军顾弘将军突然私自离宫,至今未归,这中间缘由是什么,你又想过没有?我若不是早一步与周正做好预谋,此刻你见到的就不仅你父皇的遗体,还有我的。不,不对,你此刻根本不会知道你父亲母亲都已经死了,你只会傻乎乎等来荣王回京登基,等来新皇帝赐死你的圣旨,你或许根本连我们的最后一面也见不到。”

        梁鸿于头已经垂得深埋于胸前,道理他自然明白,然而他从来没有想过要用如此极端的手段,毕竟此刻躺在床上的那个人是他的父亲,从小疼他爱他的父亲,他嗫嚅着道:“虽然如此,但父皇,父皇他毕竟是儿臣……”

        曹氏顿时勃然大怒,道:“我说了,他是突发重病死的,是不是只有我现在死在你面前你才会信?”

        梁鸿于双膝一软跪倒在地,哭道:“不,不要,娘,我错了……”

        曹氏见他哭得凄厉,瞬间心中软了下来,跪在地上将他抱入怀中,柔声道:“孩子,娘知道你一向重感情又心肠软,不忍见到这样的事情,但事已至此,我们要想活命,就只有这一条路了,你想想娘,想想你妹妹,我们要活命,只能靠你了。”

        梁鸿于猛地抱住她放声大哭,哭声在大殿中回荡,又传出殿去,惊起殿外树木中的宿鸟,纷纷扑棱着翅膀往无边黑夜里飞去,簌簌作响的树木,似乎也在姗姗落泪。

        也不知过了多久,梁鸿于终于渐渐平静下来,兀自坐在地上发呆。曹氏叫来侍卫抬走太监的死尸,又吩咐人准备梁肃引的收敛,又安排人准备明天上朝的布告等,忙得团团转。

        直忙到了三更,一切事情大致准备妥当,御膳房送来几样点心,母子俩相对坐下,一边用着点心一边商讨明日朝堂的事情。

        宫中都在神武军的掌握之下,朝中早已有崔家在暗中拉拢和扶持了一些人,梁鸿于本就是太子,继承大统合情合理,只是一切仍要尽快,等顾弘找到荣王,有太后的密信在手,他只怕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两人心里又激动又兴奋,又有些害怕,对坐相谈直至无话可谈,但仍然毫无睡意,眼睁睁望着殿外的天空,一点点等待着曙光的到来。

        又不知过了多久,黑色的夜空终于渐渐透出些许深蓝,清风吹拂进来,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新的一天即将来临。

        “报!军情急报,十万火急!”

        一骑人马飞一般从北城门到宫门再到太极殿,高亢的声音打破了京城的黎明,划破皇宫的寂静,打破了太极殿内两人的喜悦之情。

        “报!荣王率十万大军向京城进发,已到了近郊两百里外。”

        梁鸿于和曹氏的脸色几乎同时变得惨白,两人对望了一眼,心中惶恐已极,虽然知道早晚会有这一天,但他们还是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样快。

        “禀报殿下,荣王不仅率领十万大军逼近京城,他们还向全天下发布了讨伐,讨伐……”

        “讨伐什么,吞吞吐吐的。”

        曹氏一把将来人手中捧着的文书抢到手里,打开来看,一封晋州守将发来的紧急军报,军报下附着一张大纸,打开来看,上书“檄洛州文”四个大字,正文密密麻麻写满了一张,粗略扫去,什么“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什么“以天下公器谋一己私欲”……满文皆是讨伐梁肃引为君失道。

        梁肃引见曹氏神色诡异,不由凑上去看,不看则已,一看顿时火冒三丈,抢过那张檄文扯了个粉碎,大骂道:“以子伐父,畜生不如!皇兄怎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曹氏淡淡一笑,道:“如此正好,告诉他,无道之君已经驾崩,他可以回去了。”

        梁鸿于冷冷一笑,道:“母亲于此事怎地想得如此天真,他的十万大军既然来了,怎可能如此轻易退去。”

        曹氏笑道:“我儿果然有君主之资。”

        梁鸿于默不作声,看着手中的急报陷入了沉思。

        曹氏敛色正道:“此事关系重大,当务之急,你要尽早登基,然后发布命令召集大军前来平叛。”

        眼见天色渐明,早朝时间已到,梁鸿于收起手中的急报,道:“先上朝,不,不上朝了,让孙敏宣读布告便了,将六部尚书都叫来,先商量对策。”

        曹氏连忙阻止道:“且慢,六部,兵部尚书石弘和刑部尚书史永都是荣王的人,不必叫了,吏部和户部是我们自己人,礼部和工部这两个部门倒向来安分,登基大典也需要礼部去筹备,就都叫来吧。”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72537045/5590254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