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农门地主的发家之路 > 第一百一十八章 王平安的亲事

第一百一十八章 王平安的亲事


  相比于杜家的兵荒马乱,张春芳母子在王家的日子过得可是恣意多了。

  每日吃喝都有人服侍,还有娘家人和王荷姐妹两个陪着说话,没有干不完的农活,也没有婆母的打骂声,更没有妯娌的奚落声。

  除了见不到自己相公心里有些许遗憾以外,张春芳的日子过得可谓是比在娘家还要舒服。

  这段日子,她甚至有些恶毒的想,如果合离后过得是这样的日子,她倒也不是那么不愿意合离了,想到在婆家的那些日子,她就浑身发抖,她是真的怕了。

  可惜美好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张春芳在杜家待了十天,杜家就分了家,张春芳也该回去了。

  因为现在他们人不在家里,只得先简单的将家里的田产分了。其余的房子和家具都要等这次难民事件过去了,回村再分,杜家的田地不多,由杜老头做主,分成了五份。

  四个儿子一人一份。

  杜老头跟杜老婆子一份,由于杜家老两口分家后跟着大房住。杜老两口的田产又归入了大房。

  杜老头处事还算公正,杜家四房的人都没有异议。

  这次分家因为没有请村长或者里正过来见证,为了以防万一,杜老头便让几房的后辈写了契书,大伙确认过后,摁了手印后,这家便彻底分了。

  这天一大早,杜明就来接张春芳跟杜强了。

  王荷虽然舍不得,不过也不好强求,杜家那一家人个个心怀鬼胎,都不是什么好相处的。

  不过杜明却是个难得的好性子,张春芳当年几乎是被张家卖去了杜家,却能遇到杜明,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他们毕竟夫妻十余载,又恩爱有加,王荷也不愿他们真的合离,只得依依不舍的将她送走了。

  好在他们现在都还住在府城,若是想见,也能时时见到。

  ……

  赵淑英的身子已经大好,差不多能下床走动了,这些时日李氏时常去看她,但凡李氏去的时候,总会叫上王平安,一次两次也就罢了,次数多了,王荷多少也能看得出来一些李氏的意思,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可也知道,这事不是自己能阻止得了的,王平安不可能一辈子不续弦,以前那是没遇到合适的,可这回,这赵家姑娘若是跟王平安是两情相悦,赵淑英又是王家的恩人,两人再合适不过了,王荷实在没有理由阻止。

  这天王荷刚从天香阁回来,李氏就派了田婶儿过来唤她过去,王荷想着李氏找她定然是有事儿,急忙赶了过去。

  李氏自从来了府城,许是因为换了环境,府城里都是些她不认识的人,也不像在杜鹃村那般,有村民邻居陪着说话,李氏显得有些落寞。

  王荷也是好久没见过李氏这么开心了。

  还没有走进屋,就听见了李氏的笑声。

  瞧见王荷进屋,李氏笑着道,“小荷来了,快坐!”

  李氏身后站着的正是赵淑英,最近因为忙着张春芳的事,想着赵姑娘的身子也无大碍了。她便少有关注她,把重心都放到了张春芳一家和天香阁的生意上。

  虽然同住在一栋宅子里,但是王荷却已经许久未见赵淑英了,她的气色好了许多,穿了一件浅红色折枝妆花褙子,月牙白十二副湘裙,耳朵上戴着一对儿鎏金缠丝珍珠耳坠子。

  这身衣裳是前些日子王荷想着眼下外面乱的很,赵家姑娘想来还要在家里多住些日子,她的随身包袱在进城的时候就丢了,王荷便请了裁缝来家里给她定做了几身衣裳。

  这一身,便是其中的一套。

  只是这耳坠子,却不是王荷给她买的。

  王荷认识这耳坠子,这是玲珑阁新出的款式,卖价可不便宜。

  赵淑英是绝对买不起的,李氏虽然对赵淑英颇有好感,可也不会花几百两银子给她买对耳坠子,这东西怕是王平安给她买的,王荷皱了皱眉,压下心头的不适,冲李氏笑了笑,问道,“今日可是有什么喜事?难得您这么高兴。”

  “可不就是喜事。”赵淑英说道,“大小姐不知道,今日刘大夫来过了,给老太爷把了脉,说是老太爷的身体好多了,想来再过一段时间,便能下地走动了。”

  “真的?”王荷兴奋的问道。

  李氏点了点头,“果然还是府城的大夫医术高明,咱们在清水镇给你爷爷找了那么多大夫看了这么多年,你爷爷的身体也一直不好不坏的,没想到来了府城,倒是好了不少。”

  王荷也露出喜色,“早知道这样,咱们就该早点来府城了,爷爷也能好的快些。”

  李氏也跟着点头,“幸好现在还不晚,好生将养着,总会慢慢好起来的。”

  说完又抬起头,郑重的看着王荷,“今日找你来,还有另外一件事。”

  “您说。”

  李氏却是不急不忙,而是回过头意味深长的看了赵淑英一眼,赵淑英脸色微红,有些羞涩的退了出去。

  王荷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待赵淑英走出去了,李氏才开口道,“赵家姑娘的事儿你也听说过吧?”

  王荷点了点头,她当然知道,说起来,她们还算有点渊源,当年要不是王岭,只怕赵淑英这会儿早就嫁给同村的那个无赖了。

  李氏叹了口气,“说起来,这事儿真怪不得淑英。”

  王荷皱了皱眉,淑英?看来李氏是真的喜欢赵淑英,这么快就开始唤上她的小名了。

  “当年明明是她那个未婚夫福薄,却连累她担上这克夫的名声,导致后面说的几门亲事都不如意,后来在家里还要受到爹娘弟妹的嫌弃,幸好她离开了那个家,否则都不知道现在日子过得有多惨,这孩子,也是命苦啊。”

  王荷点点头,这话倒是真的,赵淑英能这么做,王荷对她也有几分佩服。

  “赵家姑娘当年也和你爹爹议过亲,只是当年因为一些其他原因,没能成,没成想,过了这么多年,咱们还能遇上,而且这赵姑娘还救了咱们一家人的命,这就是缘分啊,我想着她跟你爹爹,一个男未婚,一个女未嫁,正好合适。这两个孩子已经错过了这么多年了,这次可不能再错过了,你觉得呢?”

  王荷叹了口气,只觉得李氏还真是双标,当年赵淑英跟王平安议亲的时候,听到她克夫的名号,李氏可是介意的很,这次她倒是不介意了。

  李氏有句话说的还真是对,这赵淑英跟王平安还真是有缘,不然为什么隔了这么多年还能再遇见,果然是缘分天注定,想拦也拦不住,她倒是无所谓,只是不知道王岭跟小桃知道了会怎么样?

  王荷顿了片刻,才说道,“这事儿您不该问我,我早些时候便说过,爹爹的亲事,由您做主便是。”

  李氏愣了愣,“我自然知道这事儿不该问你,只是以前出了那李家的事儿,我这心里总是觉得不安心,还是想问问你的意思。”

  王荷叹了口气,李氏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她淡淡道,“要我说,这事儿咱们说了都不算数,这毕竟是给爹爹娶妻,还地问问他的意思,若是爹爹愿意,我自然是没有意见的。”

  王荷嘴上这般说着,心里却是知道,王平安定然是同意的,李氏看不出来,王荷却是瞧得清楚,王平安对赵淑英很是在意,这俩人,分明是郎有情妾有意,就算李氏不提,过不了多久,王平安也会主动跟李氏提起这件事,她现在还唤她赵姑娘,只怕过不了多久就要改口了。

  “对对对,还得问问你爹爹的意见。”

  李氏又忙命人去门口守着,让王平安一回来,就去她哪儿说话。

  丫头应声去了,不一会儿王平安就走了进来。他才刚从外面回来,连衣裳都没来得及换,就赶了过来,他进来之后先给李氏行礼,才向王荷微微点头一笑。

  接下来他们要说的事,王荷也不方便在场,便起身走了出去。

  刚走出李氏的院子,远远的便瞧见赵淑英坐在花厅的凉亭里,桌上摆着笸箩、针线、小绷类的东西,想来是在刺绣。

  这时节,菊花已经谢了,梅花还未开,这园子着实没什么好看的,这条路是去李氏院子的必经之路,想必赵淑英绣花是假,在这儿是在等王平安是真,想来王平安在见李氏之前,他们二人就已经见过面了。

  “大小姐。”赵淑英也瞧见了王荷,笑着跟她打招呼。

  王荷点了点头,她瞧了一眼赵淑英刺绣的针法,就收回目光不再看,那小绷上绣的是一对蜻蜓,十分整齐细致,赵淑英之前在镇上靠着帮人盥洗衣服,缝缝补补为生,时间久了,这针线活也练出了几分,不过就是少了几分灵动。

  “眼下马上就要入冬了,外面凉的很,赵姑娘身子还未好全乎,还是不要在外面待太久的好。”

  听到这话,赵淑英神情有些尴尬,满脸通红,有些心虚道,“我也是许久未出来了,便想再外面多坐坐,一时忘了时辰,我这就回去了。”说罢便转身离开。

  王荷皱着眉看着她的背影,久久不动。

  香儿有些疑惑的问道,“小姐,怎么了?”

  王荷叹了口气,“也不知道这赵姑娘到底是不是爹爹的良配。”

  不知怎的,她总觉得赵淑英,没有她表面看上去那么单纯。

  这边李氏在王荷离开过后,便一直琢磨着该怎么跟王平安提起这件事。

  她记得王平安之前一直是不愿意续弦的,再加上之前出了李家小姐那档子事儿,只怕他心里更不愿意了,李氏斟酌了许久,才开口道,“这些日子,我跟淑英很是投缘,这姑娘又懂事又贴心,这些日子,你跟小荷都有事要忙,小桃又是个莽莽撞撞得性子,幸好有她陪着我,不然我这日子,可就真是难挨了。”

  王平安听了这话很是羞愧,自从来了府城,他一直都没来得及好好陪陪李氏,李氏之前住在杜鹃村,平日有相处的好的村民可以互相串串门,唠唠家常,日子过得还算舒坦,可来了府城,她一个人都不认识,只能成日闷在府中,他们又整日忙东忙西,倒是忽略了她。

  “是儿子的不是,我日后一定早些回家,多抽些时间出来陪您。

  李氏摇了摇头,“我知道你们是忙正事,我也不耽误你们,这些日子,我跟淑英也处习惯了,我有心想把她留在家中,你觉得如何?”

  李氏眨了眨眼,一脸期待的看着王平安。

  王平安愣了愣,他不是傻子,赵淑英还是个黄花大闺女,哪有平白无故的就将人留在家中的。

  除非是……

  想到这儿,王平安脸色红了红,他想起来刚才来的路上,遇到赵淑英,她满脸通红,欲言又止的模样,想来她早就知道这件事了。

  看着李氏还在自顾自的说着赵淑英的好,王平安直愣愣的开口就问道:“……您是不是打算让赵姑娘给我续弦?”

  李氏被他吓了一跳!

  王平安竟然这么直白。

  李氏有些不自在了,支支吾吾半天,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

  心里莫名有些紧张,赵淑英可是她观察了许久的,人品性情都是极好的,就是背着克夫的名声,所以才被人嫌弃,至今未婚的,李氏对赵淑英印象极好,自然不信这些,只想着若不是有这名声,只怕王平安也捡不着这么好的姑娘。

  她生怕王平安不同意。

  王平安见她犹犹豫豫的模样,开口道,“您别担心,我就是要跟您说。您如果真的有这个想法,我同意这门亲事!”

  李氏愣了半天,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当真?”

  王平安重重的点头,“自然是真的,就算您不说,过些日子,我也是要跟你说这事的,赵姑娘性情端正,又有恩于咱们家,我对她印象也是极好的,我愿意娶她为妻……”

  王平安越说声音越小,脸上也越来越红,但眼神却是越来越坚定。

  李氏见他这样,脸上喜开了花。

  “你这孩子,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若是愿意,那我这就派人去给你提亲去!”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11402/99311644.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